{{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日文書籍 | 平裝 | 2024 | 176頁 | 21×15cm
出版社 ブックアンドデザイン
作者 永原 康史 (著)
國際標準書號 9784909718112
至2025-08-31T16:00:00.000+00:00截止 全店,盛夏閱讀節|在書頁中避暑,在設計裡旅行 滿 NT$1,500 現折 NT$80
全店,消費滿3000元 免運費
商品存貨不足,未能加入購物車
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每筆訂單限購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件
現庫存只剩下 {{ quantityOfStock }} 件
從漢字傳來到數位字體:從設計的角度考察文字的演變
日本語在歷史上是如何以文字形式表現出來的?本書從設計的角度探討了大約2000年來日本語文字表現的演變,從古代刻在金屬上的漢字到1980年代出現的數位字體。
前半部分,本書解釋了隨著時代變遷,日本語文字的書寫方式,包括古事記中的漢字、萬葉集中的假名、古今和歌集中的連綿書法和散文書法,以及江戶時代書籍中將圖畫和文字記錄在同一平面上的方式。
後半部分,本書討論了隨著技術進步,排版方式的變化,包括明治時期傳入的金屬活字和活版印刷、照片排字的實用化以及數位字體的出現。
作者是一位平面設計師,他通過約160幅插圖深入探討了日本語文字和排版如何隨著文化和技術的變化而演變。本書基於2002年出版的《日本語的設計》(美術出版社),進行了大幅增補和修訂。它從歷史的角度概述了從古代到現代的日本語文字設計。